植物名稱糾錯:橘子vs桔子,科學命名解析

究竟是“橘子”還是“桔子”?想必這個問題困擾許多人,至今仍未有清晰的答案。




植物的中文名稱,就像是一串串精煉的密碼,它們不僅簡潔明了,還蘊含著植物的原產(chǎn)地、形態(tài)特征等豐富信息,讓我們無需冗長的生物學術語就能描述它們。然而,由于中國文字有著深厚的底蘊和悠久的歷史,植物名稱在漫長的歲月中經(jīng)歷了諸多演變,變得既有趣又復雜。

為此,蝌蚪五線譜特邀深圳市作家協(xié)會的魏德勇先生,為我們深入剖析那些常見卻易于誤讀或錯讀的植物名稱。他將從植物的命名由來、生物特性以及歷史演變等多個維度,為我們揭開這些植物名稱背后的秘密。





01



橘子VS桔子




橘子是大眾喜愛的水果之一,不僅蘊含人體不可或缺的維生素C,還富含鉀元素、類胡蘿卜素以及橙皮素等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營養(yǎng)成分。


在寒冷而鮮果稀缺的冬季,橘子更以其親切可人的形象,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??汀H欢?,從繁華的市場到琳瑯滿目的商超,再到街頭巷尾的水果攤,人們常??吹降膮s是“桔子”,甚至有人回憶起學生時代的課本上也赫然印著“桔子”二字。


究竟是“橘子”還是“桔子”?想必這個問題困擾許多人,至今仍未有清晰的答案。



實際上,“橘”與“桔”自古以來便是用來區(qū)分兩種不同植物的術語。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在日??谡Z及民間交流中,人們逐漸將“橘子”與“桔子”視為可互換使用的名稱。


不過,在正式書寫、規(guī)范行文或是需要嚴謹表述的場合里,更推薦使用“橘子”,以符合標準的語言規(guī)范。




02



橘,沿用兩千多年的水果名




橘(jú)子是常綠喬木橘樹的果實,屬于雙子葉植物綱蕓香科柑橘屬,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,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栽種歷史。


先秦時期關于橘子的最著名記載,莫過于《晏子春秋·內篇》所講:“橘生淮南則為橘,生于淮北則為枳……水土異也。”意思是橘子生在淮南是橘子,但移到淮北就長成枳,原因是水土條件不相同。


我國首部辭書《說文解字》則說:“果出江南,樹碧而冬生?!币馑际情僮釉a(chǎn)自江南的寒冬地帶。隨著歷史的演變,橘子逐漸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




南橘北枳


后世學者中,不乏對橘子及其樹木進行深入研究者,其中最為杰出的代表當推南宋延安府知府韓彥直。他乃抗金名將韓世忠之長子,所著《橘錄》堪稱中國乃至全球首部專注于柑橘類的專著。


該書不僅詳細辨識并分類了柑橘類水果,更為它們精心梳理了“家族譜系”。書中詳盡記載了14種橘、8種柑以及5種橙類水果,總計27個品種,展現(xiàn)了柑橘世界的豐富多彩。


橘子不僅美味可口,供人食用,還兼具藥用價值。明代醫(yī)家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·果部》中便有所記載:“橘實小巧,其瓣略帶酸味,果皮薄而色紅,味道辛中帶苦?!?/span>


然而,若歷史一直沿著這條軌跡前行,“桔子”一詞或許永遠不會出現(xiàn)。但清朝初期一位人士的偶然記錄悄然改變了這一軌跡。




03



桔,很偶然地成為水果用字




屈大均除了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、學者、反清復明志士外,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,即科學家。他的代表作《廣東新語》詳細記錄了廣東的天文地理、經(jīng)濟風物、人物風俗,內容豐富,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,被譽為“廣東大百科”。


《廣東新語》書影


屈大均喜歡吃廣東四會市產(chǎn)的柑橘,并將其記入《廣東新語·木語》中。考慮到廣東人為討吉利,喜歡把“橘子”說成“桔子”,遂寫道:“又有桔,亦與柑類。桔者小而甘,日松皮,桔皮紅不粘肉。”同時還記錄沙糖桔、蜜桔、四季桔、年桔等。字雖變,但音不變,“桔”仍讀作“jú”。




《廣東新語》問世后,一些文人雅士在詩詞文章中頻繁將“橘子”寫作“桔子”,這一變化隨之引發(fā)了兩種地域性稱呼的差異:在福建、廣東等南方地區(qū),人們習慣稱之為“桔子”,而北方省份及湖南等地則更傾向于使用“橘子”。




這種南北書寫習慣的不同,為近代作家在作品中混用“橘子”與“桔子”提供了現(xiàn)實依據(jù)。例如,毛澤東于1925年創(chuàng)作的《沁園春·長沙》與朱自清1930年撰寫的散文《背影》中,均采用“橘”字;而冰心在1957年公開發(fā)表的散文《小桔燈》里,則選用了“桔”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《小桔燈》一文還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,對幾代讀者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。此乃后話,卻足以見證語言變遷的力量與魅力。




04



插曲,“桔”居然成了“橘”的簡化字




新中國成立以后,為了加強掃盲力度,提高全民文化素質,先后推行了四批繁體簡化字。前幾批效果很明顯,比如里(裏)、禮(禮)、麗(麗)、離(離)等字,書寫難度變小,識別也相對容易。


可是到了簡化后期,文字推廣工作進入“越簡單越好”的誤區(qū)。1977年,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在《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(草案)》中提出的簡字方案中,明確地把雞蛋寫成“雞旦”,停車寫成“仃車”,“橘子”寫成“桔子”。


很顯然,這一簡化給國學文化傳承帶來巨大的沖擊,受到諸多老學者和教授的抵制。




1986年,在《二漢簡案和糾正通知》文件中公開廢止《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(草案)》。盡管如此,人們用“桔”來代“橘”的熱情依然沒有退卻,而全文用“桔”字的《小桔燈》課文也助長了人們的熱情,直到目前出現(xiàn)民間“橘子”“桔子”互用的現(xiàn)象。




05



真相,“橘”“桔”完全不同




實際上,自古以來“橘”與“桔”在植物學上分別指代兩種截然不同的植物。其中,“桔”字的正確讀音為jié,常見于詞匯“桔?!敝?。從生物分類的角度來看,桔梗隸屬于菊目桔??平酃?,其原生地主要位于亞洲,后逐漸傳播至歐洲等地。


《說文解字·木部》中記載:“桔梗,藥名,從木吉聲,一曰直木?!倍顣r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則更為詳盡地描述道:“此草之根結實且耿直,因此得名桔梗?!?/p>


桔梗具備三大主要用途:


其一為食用,它是朝鮮族人頗為喜愛的野菜之一,甚至有一首名為《桔梗謠》的民歌,以輕快明朗的旋律,生動地描繪了朝鮮族姑娘勤勞活潑的形象;其二為藥用,桔梗已被國家列為首批藥食兩用的中藥材,具有宣肺、利咽、祛痰、排膿等多種功效;其三為觀賞,桔?;ǔ仕{紫色,花形優(yōu)美,色彩清幽淡雅,作為觀賞植物被廣泛種植于世界各地的公園與庭院。


漂亮的桔梗花


“橘”是名正言順的水果用字,“橘子”是正體字,用于一切正式文獻或正規(guī)場合,這一點國家目前已正式明確。


1988年國家語委、國家教委聯(lián)合發(fā)布的《現(xiàn)代漢語常用字表》中收“橘子”而非“桔子”;最新的《通用規(guī)范漢字字典》(第四版)中“橘”字部規(guī)定“橘不能簡化成桔”,而“桔”字部里只有jié(桔梗)一個音,沒有jú這個音。


《通用規(guī)范漢字字典》(第四版)內文截圖

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在百度等平臺輸入“小桔燈”進行網(wǎng)絡搜索,自動跳轉出“小橘燈”;2015年之后公開出版的冰心作品,書名大多都是《小橘燈》。


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《小橘燈》




綜上所述,“桔子”是“橘子”的俗體字,或者叫地方性稱法,絕不是簡化字。為了正確傳承國學文化,希望大家統(tǒng)一寫成“橘子”。



久久综合免费黄色视频,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播放,曰产欧美精品区二区三区,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下载 www.sucaiwu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