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貓”?“軟飯王”?獅子愛吃什么?
約60-80萬年前,獅子家族當中有一類更適合冰河世紀擴張的草原的成員異軍突起,進入了歐亞大陸。
它就是獅Panthera leo,同虎(Panthera tigris)一樣,是地球上現(xiàn)存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,也是家喻戶曉的頂級掠食者。今天就來說說獅子的家譜和菜譜~

而老虎,花豹(Panthera pardus),美洲豹(Panthera onca)和雪豹(Panthera uncia)也都是它在豹屬的本家,五位本家的最近共同祖先誕生于400多萬年前,隨后又分成兩個分支。
其中一支是豹屬在歐亞大陸的演化支,包括老虎和雪豹,另外一支則是豹屬在非洲大陸的演化支—也就是獅子花豹和美洲豹,它們后來在冰河世紀的時代來到了其他大洲,正如古人類一樣。

370萬年前的非洲東部,已經(jīng)有些地方從森林變成了相對干旱的草原,此時獅子的老前輩原初豹(Panthera principalis)也從森林之中走了出來。
這一時期的原初豹平均體型不遜于現(xiàn)代的獅子。240-170萬年前,出現(xiàn)了同樣體型不遜于現(xiàn)代獅的沙氏獅(Panthera shawi)也出現(xiàn)在東非的草原之上。
此外,獅子所在家族也在260萬年前同花豹分道揚鑣,逐漸向著現(xiàn)代獅進發(fā),并且同當時占據(jù)非洲草原的鋸齒虎(Homotherium)和巨頦虎(Megantereon)等劍齒虎亞科成員開啟了競爭。

約60-80萬年前,獅子家族當中有一類更適合冰河世紀擴張的草原的成員異軍突起,進入了歐亞大陸。這就是體重能達到400公斤,是為史上最大貓科的化石獅。
化石獅在進入歐亞大陸之后,發(fā)生了門齒和頜部等形態(tài)方面的變化,化作體型適度縮水但是依舊能長到兩三百公斤甚至更大的洞獅(Panthera spelaea)。
還有一些化石獅則在亞洲東部演化為楊氏虎(Panthera youngi),這并不是老虎而是現(xiàn)代獅親族,曾經(jīng)在北京周口店威脅著北京猿人的生存。
更有一群獅子在冰河世紀最后幾十萬年,遠征到了北美大陸的腹地以及南美洲,這就是殘暴獅(Panthera atrox),平均體重比起洞獅大一些的它們英文名字是American lion,貨真價實的美洲獅。
今天我們常說的美洲獅(Puma concolor)并非獅子—而是屬于和家貓一樣的貓族動物,和獅子的親緣關(guān)系差得很遠。
注解:現(xiàn)代獅Panthera leo這一物種和上文提到的楊氏虎,洞獅,殘暴獅以及化石獅都可以統(tǒng)稱為獅子,但是它們是否為同一種生物學(xué)界存在爭議。當然除了現(xiàn)代獅以外其他的已滅絕獅子常被稱為“無鬃獅類”。這背后和它們沒有鬃毛有關(guān),根據(jù)基因組學(xué)相關(guān)推測,現(xiàn)代獅的雄獅毛發(fā)是在和無鬃獅類分家之后獨立演化出來的,在約32-19萬年前出現(xiàn)。
遠征的同時,獅子也有守家的部隊,這就是現(xiàn)代獅(Panthera leo)?,F(xiàn)存的所有獅子在約25萬年前左右分成兩大分支,一大分支主要分布在亞洲西南部,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等地(偏東的埃塞俄比亞、剛果金等地也有,另外非洲北部也是它們的歷史分布區(qū)域),是為北方獅亞種(Panthera leo leo)。
北方獅亞種就是文殊菩薩坐下的獅子,也是獅身人面像的原型,伊索寓言故事里面的獅子,還有古羅馬斗獸場里面從其他地方找到的獅子也是它—畢竟這些故事設(shè)定的背景就在北方獅亞種分布區(qū)域里面。
注解:傳統(tǒng)分類學(xué)上獅子曾被劃分為多個亞種,但是這些亞種往往是過于基于形態(tài)(例如鬃毛)等,本文提到的二分法主要是基于基因組的分法
另外一波則是分布在非洲南部和東部的稀樹草原,沙漠甚至是火山口邊上,這就是南方獅亞種,是紀錄片里面的常客。南方獅的平均體重大于北方獅且有著更大的雄性聯(lián)盟組隊(小雄獅長大離開家時候和兄弟們組成的“幫派”,雄性群體,里面是有它的兄弟和結(jié)拜兄弟)。

冰河世紀的最后數(shù)萬年到冰河世紀結(jié)束之初(1.2萬年左右),現(xiàn)代獅從非洲擴張到了亞歐大陸(主要是來到西南部亞洲),甚至一度來到斯里蘭卡形成了獅斯里蘭卡亞種(Panthera leo sinhaleyus)。
守家又進行小擴張的現(xiàn)代獅,同自己海外的親戚們一起達成了橫跨美非歐亞四大洲的分布。
在冰河世紀結(jié)束之際,伴隨著人類活動影響,氣候變化和獵物減少。獅子被打回了亞洲西部,西南部和非洲大陸,殘暴獅和洞獅已經(jīng)絕跡,只剩下現(xiàn)代獅。

在人類文明時代,亞洲西部和西南部的獅子遭遇了大肆獵殺而終絕跡(只剩下印度的吉爾國家公園里面還有500多只野生獅子),上世紀上半葉非洲北部的獅子也沒有了,而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獅子種群甚至只剩下數(shù)百只。
南方獅亞種的處境好了不少,但是一些疾病威脅(例如結(jié)核病等)、以及偷獵、人獸沖突等依舊威脅其生存。
如今地球上的野生獅子只剩下數(shù)萬只,比起不足萬的野生老虎和雪豹的數(shù)量還算可觀,但是威脅依舊是沒有停止,怎么保護它們依舊是個難題。
威風八面的掠食者獅子具有粗壯的犬齒,短寬的頜部以及頭骨上相對不突起的眶上突,還有碩大,富有彈性的聲帶和相應(yīng)的舌骨結(jié)構(gòu)幫助其發(fā)出“河?xùn)|獅吼”的神功。
這些威風八面的家伙吃什么呢?
這要看獅子住的地方有什么好吃的~
獅子獵物的平均體重大小是貓科第一,畢竟平原斑馬,非洲水牛和長頸鹿等各種大家伙都會成為其主食(總體來看獅子會喜歡在190-550公斤之間的獵物)。


根據(jù)萬基國家公園內(nèi)的調(diào)查,非洲水牛在當?shù)氐男郦{食譜占比為56%且高于雌獅的33%,在旱季晚期的雌獅會選擇疣豬和斑馬作為獵物,而在旱季早期則會捕食長頸鹿等??唆敻駠夜珗@內(nèi)的調(diào)查則發(fā)現(xiàn),雄獅的獵物偏好是偏向于體型大的非洲水牛,而雌獅則是相對小的平原斑馬和角馬。

其他一些地方的獅子則不同,旱季的博茨瓦納等地,獅子還會獵殺未成年的非洲草原象。印度吉爾國家公園里面獅子的主食是白斑鹿(Axis axis)。
如果放到納米比亞靠近海域的沙漠,當?shù)氐柠R鶿和企鵝,還有海邊的海獅則成為了獅子的主菜—當?shù)貨]有太多的羚羊和斑馬。
狩獵時,面對較小型的獵物會選擇咬斷其頸椎骨,而較大型的獵物則會選擇咬住喉管或者口鼻使其窒息而死。如果面對長頸鹿等大型獵物,則會選擇從背后偷襲。對付非洲水牛則會選擇纏斗,使其筋疲力盡然后捕食。
注解:除了雪豹以外其他的豹屬動物也會“河?xùn)|獅吼”這一招,就是發(fā)出渾厚的咆哮。

